close

年輕時有個機會在美國代課,班上學生在我寫黑板時開始聊天,

待我轉身要開始講解時,有個女孩仍在和旁邊的同學講話,

於是,我很自然的說出從小常聽老師說的那句: 不要講話!

沒想到,那個女孩的反應是:不要講話?為甚麼不能講話?

這下輪到我詫異:因為我要開始上課了,如果你講話就聽不到我在講甚麼啦!

心中不禁揣想:學生上課時保持安靜不是天經地義的嗎?難道美國學生上課可以講話嗎?

這個疑問到我開始去孩子班上幫忙後終於解開。

 

是的,一般幼兒班和小學階段的孩子,在課堂上是可以講話的。

因為除了老師的講解之外,大部分課堂時間都是在做練習,

在學生動手剪剪貼貼. 做實驗,或是寫作業單時,

都是可以聊天或討論的,甚至可以離開座位,去問別人問題或觀摩作品。

還有很多活動設計本就是以跑站的方式進行,再加上一節課堂時間可能從60到90分鐘不等,

要學生從頭到尾坐著安靜聽老師講課,的確是不可能的任務。

 

那麼,在這樣一個熱鬧滾滾的教室,當老師要說話時,要如何引起孩子的注意呢?

以下是我觀察到的幾個方法:

 

1.安靜的郊狼(Quiet Coyote):

Image result for quiet coyote hand signal Image result for coyote中文

這是一個模仿郊狼的手勢。當老師比出這個手勢時,看到的學生立刻跟著比出這個手勢

並安靜下來,其他學生看到同學的動作也會跟進。最後全班都安靜專注看著老師時,

老師帶著學生放下手,然後開始說話。這個手勢在加州很常見,很多動物園或自然公園

也用這個標誌提醒遊客輕聲細語,避免驚擾到敏感的動物。

Image result for quiet coyote

 

2.拍手

老師先拍三下,聽到的學生跟著拍三下,老師再拍兩下,更多學生加入一起拍兩下,

最後老師拍一下,學生也拍一下後,全體安靜。

 

3.口語默契[馬可波羅]

當老師說:Marco,學生回:Polo。如此反覆說到全班都注意後停止。

 

4.口語默契[呼喚回應]

老師說:Class, Class!,學生回:Yes, yes!如此反覆說到全班都注意後停止。

 

5.讓學生鼓著嘴

有些年幼學生,可能會忍不住一直插話。這時老師會說:在嘴裡含一個泡泡

(Hold a bubble in your mouth),所有學生聽到後就認真地閉緊嘴巴,鼓起兩腮。

等到老師說完話,再請學生把"泡泡吐掉"(blow out the bubble)/吐氣。

因為聽起來像遊戲,孩子都樂於遵守,老師也就能順利把話說完。

 

無論哪種方式,只要在開學之初和學生建立起默契,往後進行起來就容易多了。

有興趣的教師不妨在網上搜尋一下,應該能找到更多點子吧!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可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