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美國老師設計教學活動時,除了針對全體學生的傳統講授之外,

也很常運用分組跑站的方式,讓學生進行練習活動。

這種方式在Kindergarten和低年級階段運用的最多,中高年級後漸少。

 

進行的方式是這樣:

若全班人數是25人, 桌椅就以5人為一組排列, 設5個站點。

每站設置不同活動,包括閱讀. 數學. 美勞. 實驗. 電腦輔助學習等等。

首先, 老師會向全班說明各站要做的活動, 如有足夠的義工家長,

就會分派到各站去幫忙指導或補充材料。

再來,視當日活動難易度, 決定每15或20分鐘換一個站。

學生則以小組為單位跑站。有時候一天跑不完五個站,就分兩天跑完。

 

圖中教師在指導需要協助的活動, 其餘各組小朋友自行進行設計好的活動。

圖片右方地毯區有一組在玩積木,書櫃後方的小朋友在自由閱讀

 

從前我不懂,既然每個學生每樣活動都要做,為什麼不全班同時做同一個活動,

做完再換下一個,而要設好幾個站每天準備多種不同材料?

觀察多了才明白,設站的好處是有些簡單的活動如勞作、操作數學遊戲等,

學生可以自己做,教師和義工家長只要在其它站協助較複雜的活動即可。

例如要做實驗,設站只需要五六套工具,小組裡每個人都有一套可用;

示範的時候,因為距離近,學生可看得較清楚,有問題也能得到即時指導。

相對的,教師和家長同一時間只需要照顧五六位學生,不用滿場跑。

再來,每間教室只有五 六台電腦,無法全班同時使用;而分組輪流使用的話就沒問題。

此外, 跑站方式還有個好處是:

學生每次完成一站的工作,可以起來活動一下,不用一直坐在同一個位子上。

這種轉站之間的小小走動讓年紀尚小的幼兒班學生更感愉快。

而且每十五到二十分鐘得完成一樣工作,讓孩子學習到更有效的掌握時間!

 

有時候,跑站方式也運用在特殊節日的班際合作,

幾位老師商量好,每間教室設一個站,

全班學生一起跑站。每二十分鐘轉換教室。

這樣每位老師只需準備一項活動,學生卻可以有數種不同的體驗!

是相當好的教學合作方式,值得參考!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可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